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之日常管理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2021 -01 -12

实验室建成后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各种规章制度,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和运行,才能够保证实验室安全。对于不同的实验室在运行机制上也有不同,下面SLD中检实验室技术为您介绍高校实验室运营管理机制中的日常管理。


高校实验室按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积极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管理方针,营造严谨、务实的科研氛围,通过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与规范化实施,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发展规划、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引进、条件建设、经费使用和研究生培养,并协调各研究方向之间的合作。副主任根据分工协助主任完成实验室具体工作。实验室下设行政办公室,协助主任处理实验室的日常行政管理、会议组织、文件档案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工作。


(2)积极探索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验室按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研究室,各研究室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首席教授把握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根据实验室运行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对人、财、物、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等进行全面管理。根据教育部、河南大学及实验室制定的管理制度,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


(4)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决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开放基金和重大科研项目。学术委员会由本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实验室主任汇报年度工作进展情况、科研进展报告及未来发展思路,讨论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和基金指南,审议开放基金开放课题的申请及执行情况,检查实验室建设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