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法“揪”标本 不熄灯的实验室与病毒争分夺秒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2020 -02 -18

  本文记录了成都微生物检验团队,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的过程。对于实验室,相信大部分人既陌生又熟悉,而就在此次疫情中,实验室人用他们的专业及态度为了展现出了另一面。


  疫情期间,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里的灯光已经许多天没有熄灭过了,一份又一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出自他们的手,他们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勇者。


  排除法“揪”标本 确诊四川首例病人

  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以微生物检验科为核心的微生物检测中心进行病毒检验,检测中心共30余人,而微生物检验党支部14名党员全都加入了检测中心最前线。

1582005485818928.jpeg

  疾控中心实验室24小时接受样品,以确保疫情检测结果的快速和准确。“我们每天要检测大量的标本,可以说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微生物检验科主任、微生物检验党支部书记孟建彤说,在这次战“疫”中,微生物检验党支部组建生物检测团队,进入实验室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好比尖刀中的刀刃,发挥着先锋作用。“我们都深知,早一分钟确诊,就能让疑似病人快一步接受治疗和隔离,就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1月中旬,四川首例疑似病例的标本送达实验室,当时没有防控方案、没有检测方法、没有试剂,怎么办?“用排除法!”在孟建彤带领下,大家抽丝剥茧,排除流感、非典、腺病毒、支原体……随着二十余种病原微生物被排除,怀疑圈越来越小,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人曾在武汉工作过),高度怀疑就是新冠肺炎病例。于是立即把标本送到省疾控中心,1月21日确诊。


  正是由于及时发现了首例确诊病例,为赢得防控有利局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第一例病人发现得越早,准备工作就越充分。”孟建彤说。


  不熄灯的实验室 与病毒争分夺秒

  从采集标本到最终出检测结果,每次要5-7个小时。随着标本数量的增加,实验室的工作量增大,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做检测,目的只有一个——确保疫情检测结果的快速和准确。


  微生物检验科卫生主管技师陈振华是一名党员,在疫情初期就发来了请战书,安顿好家人小孩后,全身心投入工作。


  每次进入实验室都需要穿戴连体防护服、防水靴套,戴N95口罩、护目镜、双层乳胶手套,处理性质复杂的鼻咽拭子、痰液、血液、血清标本等样品,每次要4-5个小时,经常做完检测已经凌晨一两点了。但当陈振华脱下防护装备,刚离开单位准备回家休息时,又接到了通知,新的标本送到收样室。于是他立即折返,又进入到实验室,等做完检测,天已经亮了。


  随着团队人员进行了补充,实验室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轮班制,大家才有了喘息的时间。孟建彤说,然而,陈振华等小组带头人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办公室,依然坚守岗位工作,已经整整一个月,“使不完的劲儿,赶都赶不回去。”疫情期间,实验室里的灯光已经许多天没有熄灭过了。


  搭建全市检测体系 18家疾控中心实验室可检病毒

  2月16日下午4点过,孟建彤的电话响了,是区县检测工作人员打来的咨询电话,像这样的电话,孟建彤每天要接几十个。疫情期间,微生物检验党支部指导各区(市)县加强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推动全市建立起了高效、高质的检测体系,目前,全市22个区(市)县中,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疾控中心有18家。


  陈恒是党支部的年轻骨干,日常负责肠道病毒工作,接到单位电话的时候人还在省外,疫情紧急,她立刻订机票返回。1月25日晚上7点,飞机刚刚落地,陈恒又接到党支部安排的任务,“赶紧收集各个区县目前核酸检测的能力”,8点半,行李也来不及打开她就坐到了电脑前。


  为进一步适应防控形势的需要,党支部按照市政府和市卫健委安排,积极联动周边区县疾控中心及社会检测机构的力量,摸排这些实验室如果要开展新冠肺炎检测,还有什么困难要解决,防护物资是否足够,人员情况怎样,核酸检测能力如何等。


  支部的黄薇和陈恒组织了摸底工作,并立即起草了关于启动相关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的工作方案。”除需要具有检测能力外,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生物安全工作也很重要,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孟建彤立即进行了部署。


  第一步通过视频会议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检测技术、生物安全培训;第二步,安排各实验室检验人员分批次到实验室来培训;第三步,对所有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发放阳性核酸标本用于比对;第四步,若遇到棘手问题,党支部则派遣核心人员前往支援。


  支部党员黄薇、黎明、张晓春、陈恒、陈振华在4天内对33家申报参与此项联动工作的实验室进行了现场核查、和3家已做好了现场整改实验室进行了再次现场核查。查看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认真帮助各个检测机构出主意想办法、汇总情况,每天工作到深夜。


  “平时一两个月准备的工作,一周之内准备到位,大家都非常给力。“孟建彤表示,各区(市)县疾控中心将疑似病例标本安全转运至成都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心收样室。收样组对标本的信息核对登记后,由检测组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依次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分装、提取病毒核酸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完成检测后及时将此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反馈。在市区(县)两级联动后防控工作更加有序。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记者 张肇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